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孩子因抑郁不想上學,家長或許忽視了這些問題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又是一年開學季。雖然和成年人上班一樣,大多數孩子也常常把不想上學掛在嘴邊。


但有一批青少年,是真的止步在了開學的路上。

據《柳葉刀》子刊最新研究,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年齡標准化患病率為8.9%,約3080萬例。典型心理疾病包括焦慮症、抑郁症、品行障礙等。而這批孩子,是厭學乃至休學的高頻群體。


與僅僅是嘴上抱怨“不想上學”不同。在學齡階段,他們身處巨大的情緒困境中,暫時丟失了學習與社會化能力,只能退出學業。

他們何以至此?

01

孩子沒法讀書,可能是積郁成疾

想休學的孩子,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。

從搜索熱度來看,2018年後相比於2018年前,每日搜索“休學”的人增長三成。其中,有三分之一用戶是19歲以下的青少年,遠高於常規搜索人群分布。搜索高峰集中在每年9月以及2-3月的開學季——也是孩子們要重返校園,學期前苦苦掙扎的時候。




之所以抗拒上學,不少源於糟糕的心理狀態。

根據中科院心理所調研,無抑郁風險的孩子,48.1%完全沒有“不想上學”的念頭,45.7%只是偶爾有。但隨著抑郁程度加深,有抑郁風險的孩子,19.3%經常不想上學;到了抑郁高風險群體,22.7%經常產生厭學情緒,另有22.7%每天都在煎熬。


他們想休學,並且懷疑學習的意義:抑郁高風險的孩子中,28.9%選擇認同“學習對自己沒有意義”,無抑郁風險的只有7.9%同意。



在這裡,得區分一下抑郁和焦慮。抑郁主要表現為持續的悲傷、絕望和對事物失去興趣;焦慮則是過度擔憂、恐慌和緊張不安。兩者常常相伴出現,交替其中,則可能是雙向情感障礙。

如果只是有抑郁/焦慮現象,不一定成病,但有惡化風險。當孩子自身難以調節,出現毫無由頭的抑郁/焦慮,並伴隨軀體症狀,他們可能不得不借助藥物來抵抗痛苦。

確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,是頻繁休學的人群。根據調研,超過50%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經歷過休學,平均休學通常不止一次(1.78次),多在初中期間休學(14.16歲)——按這個比例推算,全國至少有千萬級青少年因抑郁等心理問題休學。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75 秒